位置: 首页 > 专题活动 > 党务公开

归档时间:2012年03月08日

做一个优雅的领导干部

梅州教育局 edu.meizhou.gov.cn时间:2011-10-04 浏览次数:-

读史看到一个故事:宋代张忠定公即张咏,官至吏部尚书,先前与寇准、张覃,一同考取大名府,乡试后,众人都说张咏的名次要在张覃之上。张咏闻知后,就上书给大名府,说:“张覃的道德品行在乡里颇负盛名,有古人风度,拿我的文章与张覃的文章相比虽然相近,却不知张覃的品德比我高出很多很多啊!”于是就推荐张覃为解元。张咏说:“优秀的读书人,应当以品德为第一,否则,就不配是读书人。”

暂且不说张咏这位太平兴国进士,在益州、陈州为官时,是如何的“恩威并用,民畏而爱之”,其让名让位于人的这份优雅就足让后人敬慕。

如果说,张咏的优雅里包含了一份谦逊、雅量的元素的话,那么,优雅绝不只是谦逊、雅量。对领导干部而言,具备优雅的品质,学会优雅地学习、生活、工作,不仅是一种品位、一种气质,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

或许,有人会说优雅是文人的专利,与领导干部关系不大。此言差矣!其实,领导干部是否具备优雅的素质,是否能够学会优雅地处事,关乎个人形象,关乎工作威信。当年,周恩来总理到河北的地震灾区慰问受灾人民。1966年4月1日上午,王口公社和郭西公社的社员们齐集广场,11时20分,周总理来到广场,登上一辆卡车,正准备向社员群众发表慰问讲话,突然发现现场的群众是迎着风口坐的,就说了一句话:听我口令,向后转。然后命令司机掉转方向,开到群众面前,总理一个人迎风而立,群众则可背风听他讲话了。细节见证优雅,优雅见证了周总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热爱人民、关心人民,永远与人民在一起的高尚品德。优雅,也同时折射了被誉为“人民的好总理”的周恩来,之所以获得全国人民衷心爱戴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与优雅相对的,便是庸俗,俗不可耐。有的领导干部,见矛盾、困难就避,见利益、好处就上,不太优雅吧?有的领导干部,对上级领导唯命是从,对群众百姓指手画脚,缺乏优雅吧?有的领导干部,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结果拍屁股走人,不够优雅吧?更有甚者,好上酒场、舞场、麻将场,却不愿看书读报学理论,太不优雅了吧?

是啊,对领导干部而言,优雅不是自命不凡,唯我独尊,以为自己是“神仙下凡,孔明再世”;优雅不是自己下基层调研时有多少人相陪、讲话有多长,在电视、报纸上“露脸”有多频繁;优雅也不是占多大的办公室,坐多高级的小汽车,出了多少次国;优雅更不是自己的财产有多少,穿着的名牌有多顶级,抽的香烟价位有多高……自然,优雅也不是一味“清高”,以为“世人皆醉,唯我独醒”。真正的优雅,应该是信仰、责任、激情、爱心、创新、智慧、诚信、坦荡、谦逊、包容、大度、幽默、文明、淡泊、自律,等等。事实上,只有集合了这众多优雅元素,领导干部才能够真正做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做一个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追求优雅的境界,自是需要加强读书学习。优雅是知识修养的造化。“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学习能帮助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让领导干部充满智慧,从容自信。对于一个满腹经纶的领导干部而言,凡事其定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挥洒自如,并让矛盾和问题迎刃而解。领导干部追求优雅的境界,必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礼仪修养做起,并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领导干部的优雅品质,往往是从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中体现出来的。你的言谈举止是否得体,你的社会交往是否彬彬有礼,你的生活情趣是否有品位,都在向人们展示你的优雅与否。

优雅,是一种内在的从容和光辉,袅袅飘来,又轻轻散去,一点一滴地沁人心脾。它总是在觉察不到的地方埋伏着,却在言谈举止中“过程”着。恩格斯曾经告诫人们:“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为;不是看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实际上是怎样的一个人。”判断和评价一个领导干部,自不应看他自己的声明,而应看他做了些什么,看他的具体行为,自然,亦包括其优雅程度如何。

习近平同志最近在全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强年轻干部的道德修养,引导他们珍重人格、珍爱声誉、珍惜形象,增强道德责任感,常修为政之德,积小德养大德,努力成为思想纯洁、品行端正的示范者,爱岗敬业、敢于负责的力行者,明礼诚信、遵纪守法的先行者,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的引领者。这一番语重心长的论述,事关党性修养,事关优雅境界的提升,包括年轻干部在内的所有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谨记之,并躬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