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性高中建设最早是在1994年《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的。9年多的实践证明,这一举措调动了各级政府对普通高中建设和投入的积极性,实事求是地说,有了这9年的建设基础,才有了今天优质高中教育的良好发展势头。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优质高中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强,各方面关心高中教育发展的人士都在积极思考:什么样的学校才能称之为示范性高中?示范性高中应该在哪些方面起示范作用?
示范性高中示范什么
就中学校长普遍关注的示范性高中评估的标准问题,本刊记者走访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了解到,教育部对示范性高中的要求可以概括为:能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创新,认真实施素质教育,模范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德育工作卓有成效,学校管理水平高,课程改革进展顺利,教师素质优良,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在省(市、区)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示范性高中首先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示范性高中首先应该示范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的发展理想和基本目标是什么,学校如何根据社会、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要求,适应本地区的特点和实际来明确学校的定位,而这种定位必须既体现党的教育方针和时代精神,又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示范性高中评估过程中,既要关心“硬件”建设,同时应更多地关注“软件”建设,教育部对学校的“硬件”建设不做全国性的规定,这并不是说“硬件”建设不重要,而是要通过评估,引导大家在“软件”建设上多下功夫.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领导班子、校长的素质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各地示范性高中建设与评估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领导班子的基本素质既包括学校领导的民主意识、服务意识、改革意识和改革的魄力,还包括对学校自我发展过程中的经验的总结和把握的能力。学校的管理制度包括教研制度、教师培训制度、日常教学管理制度等等。就学校的教研制度而言,过去一说教研,就是去找专家,去要课题,而这些课题距离学校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却很遥远,这对于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对于最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让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一种专业上的发展,帮助并不大。而已经通过示范性高中评估的学校强调的是一种“以校为本”的、立足于解决学校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教学、教研活动,它渗透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这些学校的教师培训不再是追求文凭、追求高学历的培训,它更多地是解决教师教学过程、专业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以校为本”的培训。
2002年,以人文教育特色见长的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成为了北京市首批14所示范性普通高中之一。该校校长林福智认为,教育部开展示范性高中评估的宗旨是建设一些在教育改革方面,特别是素质教育方面能够起示范作用的高中。林校长认为,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创造性地执行国家的课程计划和方案。如何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如保开设好国家规定的选修课程,如何创造性地开发学校的校本课程,如何组织学生参加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比如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活动),学校如何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服务,示范性高中在这些方面应该做出表率。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教育部一直都强调高中应该开设选修课,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目前仅不足30%的学校开设选修。实行“3+2”高考后,地理、生物不参加高考,有些学校连地理、生物必修课都有不开了。如果国家法规性的课程计划都不去执行,还谈什么示范作用?
另外,教师是不是积极地进行教学观念的转变?是不是能够积极地探讨教学方法?是不是能够进行教学组织方式转变?是不是能够激励孩子进行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搭建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教师在教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是否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外语教学、信息技术教育如何有效实施?这些问题和要求都是前瞻性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示范性高中这些方面应该做出积极回答。
教研天地——观念导索
《示范性高中建设与评估方向》领一种方向》
有专家认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应该满足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示范性高中的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并尊重学生,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合作和奉献精神;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懂得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关心学生全面发展,能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并在师生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具备教育教学的相关知识和能力,有积极的自我发展意识,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能够勇于反思、改进和提高等等。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让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成长、发展,对教师的评价环节尤为重要。有的专家认为,以前我们对教师的评价非常单一,只用升学率一个指标,或者用一堂公开课进行评价,这些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应该在教师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对他随时随地进行评价,而评价者包括校长、专家,还有学生、家长和同事。还要鼓励教师对自己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估价,要激励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不断反思。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确定进一步发展的目标,不断地成长。对教师评价的目的不是要把教师分成谁是优秀教师,谁是特级教师,谁是不称职教师.其宗旨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学校对评价指标和评价结果的运用应该有一个转变。
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如何评价学生的发展,考试成绩不应是惟一的指标。学校应通过多种手段、多种途径来关注学生的成长状况,关注他们的发展过程;要让学生养成一种自我反思的习惯,让他们学会自我评价,学会自我认识,促进自我发展。
关于示范性高中的学校环境和办学条件,有专家认为,学校的环境首先是一个校园文化建设问题,示范性高中更要建设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同时强调学校办学条件的服务功能和效益功能在对一些普通高中的调研中,有学生反映,学校资源不对他们开放。在一些学校,实验室、图书馆、微机室的钥匙或挂在校长身上,或挂在主管后勤的副校长身上,或挂在教导主任身上,平时不对学生开放,只有上课时才对学生开放。图书馆人员也缺乏一种服务意识,学生上课他上班,学生下课他下班。专家指出,这其实是资源的很大浪费。随着整个教学改革的推进,如果学校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应用信息网络和图书馆资源来辅助自己的学习,那么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都是不可能的。因此,资源配置一方面要方便教师使用;另一方面要强调为学生服务,对学生开放,追求效益的最大化。这是一个学校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服务性和使用的高效性问题。学校资源要能够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并且要对教师尤其是学生使用这样的设施、设备提供指导,让他们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有的校长特别指出,图书馆应该成为师生进一步学习、开阔眼界、进行信息交流的非常重要的场所,图书馆资源的配置要首先考虑教师需求、学生需求以及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需求。
示范性高中应实行开放式办学。学校办学不应该是封闭式的,它应该面向社会开放,面向家长开放,面向兄弟学校开放。国家对重点中学资源的配置,不能仅仅归一所学校使用,而应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效益。通过示范性高中评估的学校校长普遍认为,一方面是学校的资源要向社会开放,与社区建立一种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另一方面还要学会充分利用社区的资源,从而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学校应该成为社区中传播先进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学校是一个育人的场所,它同时应该引领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应该引导周边的社区共同向前发展。学校应该承担这样的社会责任,特别是示范性高中,应该为社区的发展和建设服务。
示范性高中还应该加强与其他学校的交流,包括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建立一种良好的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普通高中之间、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之间都应该如此。要善于发现学校周围有什么可利用的资源,积极考虑如何建立一种合作交流、资源共享的机制,使整个社会资源能够盘活,发挥最大的效益。比如将来高中开设职业技术课程时,学校不要追求“小而全”的建设,又要开技术课的专业教室,又要买车床等等。学校可以考虑利用职教中心的资源,利用中专、中技的资源,利用大学的资源,利用兄弟学校的资源。又比如,高中新课程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在实施新课程以后,仅靠一所学校的资源开设满足学生需求的选修课程,具有一定的困难,那么,是否可以考虑建立一种教师跨校兼课、学生跨校选课的机制?
示范性高中要向兄弟学校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优秀的管理和教学经验,要成为后备校干部培训和骨干教师交流、合作、培训的基地。这些都要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示范性高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一枝独秀”,而是要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从而达到“满园春色”
示范性高中评估的原则
在对部分省市示范性高中建设情况调查时,我们注意到各地在对示范性高评估工作中,比较普遍地遵循了以下几项原则:
第一是发展性原则。示范性高中评估不是简单地鉴定一下学校的现有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而是要引导学校通过科学规划,通过制度建设,通过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以校为本”的课程开发和教学研究、学校评价等工作,建立起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机制,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有了这些机制的保证,学校的发展和建设才能够按照既定的方向进行.
第二是过程性原则。示范性高中评估要引导学校充分关注自身建设和发展的过程,引导学校反思自己的发展状况,确立新的发展目标,不断地改进工作,使示范性高中评估的过程成为学校发展的过程,这样也能激励更多的学校投入到示范性高中建设中来。一所学校要成为示范校,要有一个建设的过程,重要的是在这个建设过程中,学校能有一个提升。有的专家提出,示范校的评估应该让每一所学校都有争当示范校的劲头和积极性。其目的是要通过这项要工作使整个高中水平整体提升。可能有的学校现在与一些好学校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但通过评估过程中的建设,它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这非常可贵。这样可以把所有高中学校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江苏省在创建优质高中资源过程中,实行“一把尺子量到底”,不定比例,不限数额,形成由各地申报、省组织评估、验收合格发文授牌这样一套激励运行机制,带动了包括农村中学在内的全省高中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第三是效益性原则。示范性高中的建设需要改善办学条件,需要资金投入,但更要引导学校发扬勤俭办学的传统,资源配置要遵循“经济、实用、安全、高效”的原则,方便师生使用,满足学校实际需求。如果因为校长的盲目行为造成学校教育成本提高,造成教育资源浪费,那么校长就要承担责任。学校管理将来应该更多地核算成本。校长应该有办学自主权,但自主权不是无限大的,在学校资源配置问题上,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的问题上,必须有一些基本的要求。有的校长认为,一方面,该给校长的权利没有给,另一方面,不该给的权利又给得太大,所以有学校盲目地搞基本建设,增加的教育成本让学生去承担,让老百姓去承担,这是不合适。
第四是示范性原则。示范性高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引领、示范一种持续发展方向。校长们普遍认为,示范性高中首先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带领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要带动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要主动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优秀的教学和管理经验,要积极承担国家、地方教育改革实验项目,等等。比如,国家即将实行高中新课程改革,示范性高中如果在这一方面缩头缩脑,不能更多地考虑国家的利益和整体的利益,这样的学校就不要进入示范性高中的行列当中来。示范性高中必须要敢于首先进行探索和改革,为其他学校树立一个榜样,必须要有这样的勇气和魄力,有这样的积极性。示范性高中还应该成为教研的基地,成为培训的基地,成为输出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的基地,最终带动所有的学校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