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梅县新城中学,矗立在该校广场的一座名为“体验·创新·成长”的钢制雕塑为校园增添了浓郁的科教氛围。雕塑寄托着学校对学子们的希望:在打牢基础的同时,在体验中创新、在创新中成长。该雕塑的设计者是该校物理教师、被学生誉为“奖状哥”的余顺欢。在同事和学生眼中,擅长小发明小制作、获奖无数的余顺欢身上闪耀着最美的“科技之光”。
发明验电器当教具
在物理实验室里,余顺欢正给学生们做实验演示。“同学们看看这个验电器,这里有光亮,说明有电,无光表示无电。”据余顺欢介绍,传统的验电器依据金属箔的是否张开来显示物体带电与否,坐在教室两侧和后面的学生常因看不清而无从判断。针对这一情况,他动手设计了一个电子电路,有“电”即有光,无“电”则无光。这让全体学生都能把实验现象看得清楚。该新型验电器还适用于检测线缆通断,因实用性极强而获得第25届全国科技创新大赛辅导员项目科技发明二等奖。
激发后进生转先进
余顺欢以科技创新活动 “求新、求异、求变、求奇、求巧”的特点为“支点”,“撬动”后进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激发后进生转先进。
学生小曾是一名留级生,因学习不好而自暴自弃。有一次在该校科技制作室,余顺欢现场用酒瓶盖制作了一个风车,并教会他玩。小曾对这个有趣的小玩具爱不释手。余顺欢顺势引导:能否把课本上的色光混合知识学以致用,对玩具再创新?对于好玩的东西,小曾动起手来很用心。慢慢地,小曾动手制作的兴趣越来越高。在余顺欢的帮助下,他制作的“手摇式色光混合演示器”获第十届省少年儿童发明奖二等奖。小曾顿时成了“明星”,同学们开始对他刮目相看。而这也成为他学习的动力,成绩突飞猛进——在学期中段考中,他位列全班第十名,进步了30多名。
获奖无数为校添彩
小发明小制作是余顺欢的“拿手好戏”,他所教的许多学生也身怀此“绝技”。在前不久举行的第十一届省少年儿童发明奖优秀作品展上,他所指导的学生刘东林、何万兴、彭海源等获多个奖项。多年来,他所指导的学生共约200人次获国省市奖励。他本人也硕果累累,所获荣誉共112项,曾获“省十佳科技教师”称号、全国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园丁奖、全国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等荣誉。
该校也因有了余顺欢这样的科技教育领头雁,而发展成为省首批、我市第一间“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该校副校长梁兰芳说,余老师工作起来常常废寝忘食,2009年,他一边忙着学校创建科学教育特色学校的繁重工作,一边为高三毕业班上课,因治疗不及时而患上严重的胃溃疡,体重下降了20多斤……
(李少凤 黎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