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8年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和发布工作的通知》(粤教职函﹝2018﹞205号)文件精神,及广东省梅州市教育局《转发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8年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和发布工作的通知》(梅市教职﹝2018﹞48号)文件精神,现将本校2018年度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报告如下。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
梅州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前身为兴宁卫校,创办于1943年。2004年1月在梅州市中职教育布局调整中,经梅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梅州市唯一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卫生职业类中专学校。学校占地45亩,建筑面积1.7万多平方米,建设有两栋教学楼、一栋综合楼、四栋宿舍、一栋后勤服务中心等,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实训、生活的全部需要。学校开设有护理、助产、药剂、农村医学、康复技术五个专业,在校学生2610人,现有教职工115人,其中52人为正式在编教职工,63人为学校聘用教职工。2015年3月归口教育部门管理后,加大了投入,共投入400多万元,改善了办学条件。学校属于差额拨款单位,但因历史原因,财政下拨的人员经费仍为2005年财政核定的每年25万元。
1.2学生情况
学校秉承“厚德重能、精技健民”的校训,明确“理论为先、实践为重、技能为精、人格为本”的办学理念。树立“改变社会底层命运”的职业教育信仰,围绕“强技能、提素质、要安全、求发展”的目标。创新教育模式和教育实践,以“管理严、技能强、就业好”受到社会好评。学校2018年招生944人,去年招生957;今年在校生中专2610人,非全日制781人,去年在校生中专2748人,非全日制828人;今年中专毕业生802人,去年935人;今年学生巩固率97.32%,去年97%。学校以上学生数据变化不大,属于正常范围。学生绝大部分来自贫困家庭,经过在校三年的学习,毕业后98%能找到适合的工作。学校是低门槛、免学费、有技能、好就业的一间中职学校,可以为本地区的老百姓子女提供一个读书改变命运,技能创造财富的机会,许多贫困家庭因此脱贫,从而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近年来,学校以国家越来越重视中职教育为契机,以创建教育现代化先进市为抓手,狠抓教育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拓展就业市场。近三年学生参加护士资格证考试,通过率均达90%以上,2016护士资格证考试通过率更是达93.4%(全省平均78%)名列全省第一。学校学生参加省护理技能大赛,荣获广东省团体一等奖。办学成绩得到上级肯定和社会各界好评。
1.3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78人,学生2610人,师生比1:34。在教师队伍中,“双师型”教师45人,占比为58%;兼职教师2人,占比为3%;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69人,占比为8%;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7人,占比为9%。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其中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去年增加1人,其它项目无变化。
1.4设施设备
学校今年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0.7万元,比去年提高0.5%,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0.52个,与去年无变化,生均纸质图书4.2本,比去年增加20%。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学校注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学生,开齐开足德育课,在校生犯罪率为零;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注重学生专业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文化课合格率98.8%,护理专业专业技能合格率95.2%,其他专业技能合格率90.8%,体质测评合格率91.23%,毕业率97.3%。
2.2在校体验
学校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构建多样课余生活等方面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体验。学生理论学习满意度达99.5 %,专业学习满意度达99.3%,实习实训满意度达99.1%,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达99.2%,生活满意度达99.5%,校园安全满意度达99.8%,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达99.4%。
2.3资助情况
为了加强对我校学生学籍及资助政策的管理,确保资助工作顺利实施,学校根据国家财政部、教育部和广东省财政厅、教育厅的相关文件要求,于2007年12月成立了资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组长由分管副校长担任,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及班主任组成,下设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
为确保国家资助金的落实,学校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制定了我校《学生资助工作实施办法》,管理办法中明确了国家资助的标准、资助对象、申请与审核程序及发放程序等,工作规范有序。
严格规范对我校的每个中职学生的学籍申报,及时将流失学生的学籍注销,保证了资助经费准确无误。在申报过程中做到“不虚报、不瞒报、不漏报,由于学校对学籍管理严格,杜绝了“双重学籍”,“虚假注册”、“重复注册”的问题,不存在将非全日制学生注册为全日制学生等现象出现。
中职资助管理工作在学校校长的统一领导下,严格执行资助政策,规范免学费、助学金申请、评审、公示、发放、管理等工作程序,学校资助办都能及时、准确、上报学生信息,通过银行将助学金发到受助学生的卡上。每次上级资助金发放后,学校及时组织学生打卡确认,做到发放及时足额,无虚报、冒领、挪用助学金等违法行为。
2017-2018学年:共有2015、2016、2017级在校生2610人,其中符合国家免学费申请人数2610人,上报申领2610人,财政拨款9135000元。
国家助学金项目:
2017-2018学年:在籍的一、二年级共有270人享受了国家助学金,合计金额540000元。
2.4就业质量
2018年,在全社会就业严峻趋势持续、高校毕业生人数呈快速上升,在此情况下,我校作为中职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一系列文件、会议精神,在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几年实现稳步增长。
2.4.1我校2018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1)基本就业情况。我校2018届毕业生总人数为802人(护理552人、助产134人、药剂116人)。 截至2018年7月1日止,毕业生就业人数802人,就业率为99.5%。直接就业人数798人,占就业人数的99.46%。对口就业人数785人,对口就业率98.37%。其中3人(护理2人,助产1人)升入高一级学校。另外1人(药剂1人)未就业。
(2)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流向:机关和企事业单位639人,占80%;合法从事个体经营159人,占20%。
(3)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广东省内珠三角地区就业599人,占75.06%;梅州各地区就业199人(镇区163人乡村36人),占24.93%。
(4)毕业生就业渠道:学校推荐588人,占73.63%;中介介绍101人,占12.69%;其他渠道109人,占13.66%。
(5)其中护理专业和助产专业的就业率比较高,护理就业率99.85%,助产就业率99.47%;药剂专业就业率97.88%,大部分留在药店,主要是在省内各大药房顶岗实习后留下来上班。
2.4.2取得比较好的就业成绩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推荐就业之前先做好如下工作:
(1)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在实习生即将进入临床实习时,招生就业办专门派员落到各班开设就业指导专题讲座,帮助学生确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就业观念。
(2)学校对就业网点均专门派员实地了解用人单位各方面情况并与毕业生建立长期信息追踪及反馈,及时掌握毕业生就业情况。
(3)学校先让每位毕业生如实填好个人情况登记表,在推荐就业之时根据每位毕业生的综合情况,有选择、有针对性地推荐到各用人单位,使毕业生均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为毕业生创造满意的就业氛围。
(4)极大地加强了教学及学生管理使学校近几年毕业生的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
2.4.3对于就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护理专业毕业生需求还是比较大的,特别是男护士在省内各大医院的需求都在逐年增加,药剂专业方面顶岗学习就业率近两年也是在提高。工资方面与去年相比之下平均工资无较大变化。
2.5职业发展
学校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校积极开展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工作,通过理论指导和专题训练,来推进学生的职业发展。先就业后择业,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我校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均得到了不断的提高,特别是得到了相关单位的充分肯定。开展校企合作,与深华药业联合办学,今年招生了深华药剂班。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
学校每学年进行一次专业及就业市场调研,及时调整实施性教学计划,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定期动态调整。本学年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充分听取用人单位意见和建议,充分把用人单位需要的技能传授于学生,培养用人单位需要的医学人才。
3.2教育教学改革
3.2.1学校考虑到我校大部分学生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所以在保证德育课的基础上,适当压缩了公共基础课方面的课时,增加了医学专业课方面的课时。
3.2.2专业设置方面。我校根据实际情况,隔年招收了康复医学专业或农村医学专业学生。
3.2.3师资队伍方面。每年招收新老师,补充教师队伍,新老教师结对形成一对一帮扶,定期对教师成长情况进行考核,通过“传帮带”使得学校新教师教学水平迅速提高,尽快适应了学校教学要求。
3.2.4课程建设方面。我校以专业为导向,打造重点课程,对于重要的专业课程,要求老师集体备课,并且实行“教考分离”。
3.2.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结合我校实际,探索适合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全面的基础性作用。当前,我国在创新教育培养模式上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存在重知识灌输、轻创新创造等现象。我校结合医学生培养特点,以“上岗证”为中心,以“操作实践”为中心,不断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3.2.6信息化教学。我校计算机总数181台,其中教学用计算机100台,网络多媒体教室37间。学校不断提高教师多媒体教学的能力,也同样重视学生对电脑应用的能力。
3.2.7实训基地。学校不断改善学校的实训基地,今年新建了助产实验室,完善了康复训练实验室,药理学实验室,购置并替换了一批实验实训设备,改善了学校实训条件,并不断开发了新的实习单位,珠三角地区的实习医院和实习药店数量逐年增多。
3.2.8教学资源建设。学校的多媒体教室进行了改装,老师们已经适应了新的教学系统,改善了教学环境。将招生信息,学生管理,教师备课,学生考试等都形成了基础数据录入计算机,为学校管理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3.2.9教材选用。教材选用的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广东海南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3.3教师培养培训
3.3.1教师继续教育有序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按时布置,及时督促,及时登记,每年按时按量完成公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合格率100%。
3.3.2业务学习规范开展。学校对各教研室、教研组有明确的业务学习要求,各教研室、教研组每周结合教务科教研活动安排,结合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考试大纲等进行专题学习研讨。
3.3.3医学实践能力不断提升。每年暑假,都会安排一部分老师去兴宁市人民医院进修学习,使得老师们教书不忘临床,临床能力得到了提升。
3.3.4每位教师都参与了学习“宪法”活动,完成了法律考试。
3.4规范管理情况
学校特别重视教学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建设。编制了符合现代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特点的一系列教学管理文件,通过不断地补充,完善形成了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汇编》,它涵盖教学工作的每个环节,实施效果良好。
学校建立了完善的激励竞争机制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常规教学中按照有关制度进行管理,对违反纪律和规定的教师和学生及时进行处理和教育。
实行督导制度,以督评教、以督促教。学校组织相关领导、行政主任、教研组长进行督导、督学、督教,组织学生评教,教学督导深入班级听课、检查、指导,并将每次听课结果进行总结,由教学管理部门存档。
加强教学动态管理 除坚持日常的常规教学检查外,学校每学期的期初、期中、期末都进行教学大检查。对教师的备、讲、批、考等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检查考核,由教学督导室、教师、学生、系领导根据考核指标进行评测打分,考核结果与教师评优评先、岗位聘用挂钩。
学生管理工作坚持德育为首,认真制定每学生、每学期的德育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办好德育宣传栏。创新每周主题活动,精心设计每一次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全程跟踪管理”模式,大力开展学生科、班主任、班级联合互动管理。
进一步加强文明班级考试评比工作。大力推行思想政治工作进运动队、进教室、进宿舍、进假日的工作举措,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
明确后勤岗位职责,落实分层负责、分类包干、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坚持服务育人宗旨,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合理使用经费,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健全校舍校产管理制度,统筹规划校园,搞好美化、绿化、净化和环境卫生工作;加强学校勤工俭学项目、基地、校办产业的建设和管理,对学生进行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建立健全各项财务制度,执行财务支出“一支笔”审批制度、“大额支出报批制”、“财务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和学校财务收支公开制等;合理控制财务支出,做到量入为出,落实保安全、保运转、保发展的基本目标,促进资金的规范使用和有序流动;建立和完善校舍维修改造、公用经费保障、贫困生救助等管理办法,保证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顺利实施。
成立学校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各类人员管理职责,健全各种安全工作管理制度,签订各类人员安全责任书;定期开展安全知识讲座,抓好师生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自救技能的教育,开展安全应急预案演练、强化师生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大型活动安全管理;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和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消除校内外的各种安全隐患,杜绝由于学校管理不善造成的师生伤亡事故;认真做好师生矛盾排查调处和危险物品收缴;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工作的管理,杜绝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切实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增强防火、防盗、防电、防毒、防流行性传染病、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地质灾害、防打架斗殴等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学校安全和无事故发生,争创“平安校园”。
3.5德育工作情况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主旋律,学校有计划组织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给学生深刻的影响,开设《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法律基础知识》《心理健康教育》等必修课。特别是在营造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开展文明风采活动方面,学校领导班子尤其重视,因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文明风采活动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应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我校有健全的教育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阅览室及社会实践基地等,让每一堵墙壁成为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学校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周一升旗仪式,开展丰富多彩、卫生职业特色浓厚的第二课堂活动,如:护理操作技能比赛、球类比赛、“感恩”、“对毒品就不”等主题的演讲比赛、文艺汇演等,这些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质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校团委成为德育的一块阵地。通过领导学生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认真组织主题教育活动,以主题活动促学生思想健康成长。我们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配合学生科开展例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重要讲话精神的读书活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争做志愿者活动、行为规范管理月、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法制教育活动、诚信教育活动、节约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 主题系列活动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质,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合作精神、拼搏精神,增强同学间的友谊;使学生在自觉参与活动中得到了思想情感的熏陶,精神生活得以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促进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
在校团委的精心组织和引导下,我校涌现出了一大批志愿者,活跃在兴宁各大型活动的礼仪、服务、引导、广播现场,他们精准认真高效的工作赢得了赞誉。
3.6党建情况
时光荏苒,在过去的一年中,学校党总支部在教育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坚持党的领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坚持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广泛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继续深入实施改革开放,构建和谐校园,全面实践素质教育和科教兴国战略,切实加强党的领导,改变作风,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管理,培养合格人才,为创造文明、和谐的省重点学校而努力奋斗,经过努力,使学校各项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校企合作符合职业教育发展新理念,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我校专业设置5个,每年有960多名学生走出校园到医药卫生等机构进行实习。随着学校办学规模发展以及社会对医药卫生人才的需求,我校积极探索开展“校企合作”新方向,今年还首次开展了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热情邀请医院、医药企业等行业参与我校的人才培养教学计划等工作,制定了校企合作管理体制实施办法,解决了学生就业难,单位招工难的问题。
4.1.1学校先后与 40余家单位建立了实习合作机制,在校期间制定贴近岗位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标准,定期邀请医院专家、企业代表等为学生培训、举办讲座,介绍目前该专业的先进技术、发展前景等,提高了学生角色转换和社会适应能力。其中与兴宁市人民医院、广东省武警总队医院、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珠海医院、大参林集团公司、广东深华药业公司进行深度合作,特别是广东深华药业有限公司与学校开办“深华班”进行“订单式”合作,派专业管理人员到校内宣讲企业文化,公司运营机制、销售技巧、中药知识等,学生通过一年半的理论知识学习后直接到相应的药业公司进行顶岗实习及直接就业。
4.1.2.完善校企合作章程和制度,定期召开会议,讨论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改革等相关问题,根据专家建议修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同时,对校企合作项目进行评估,吸纳学生及家长、用人单位等的反馈信息,不断提高校企合作质量。
4.2学生实习情况
学校各专业实行“2+1”教学模式,通过2年校内系统的理论学习后,最后1年进入医药卫生机构进行毕业实习。
4.2.1实习管理机构健全,实习管理制度完善,对实习基地要求严格,根据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员会办公室颁发的《关于做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及注册有关临床实习审核工作的通知》(粤卫办函[2014]488号)精神,明确规定护理及助产专业的实习基地及必须完成实习的科室及具体的实习时间,其他医技类专业规定安排在综合性医院,药剂专业安排在大规模的连锁药业公司进行顶岗实习。
4.2.2在顶岗实习和医院实习工作实施方面,我校做到了任务明确。即提前制定好顶岗实习计划,实习结束时完成实习鉴定工作。
细化管理。安排校外顶岗实习和医院实习工作之前,召开校企合作座谈会、实习动员会。由校企合作单位进行就业指导,职业道德教育,由用人单位介绍单位概况,实习之前,与企业和医院签订好实习协议。
责任到人。各实习班班主任必须及时听取定岗实习单位和实习医院的信息反馈,认真填写学生实习汇报表,做到档案齐全,查阅方便,上报及时,符合各项检查要求,兴宁市人民医院实习点要求实习班主任每周检查一次学生实习情况,配合医院带教老师做好各项相关工作。由主管实习科长每月召开一次实习班主任会议,检查布置实习期间的各项工作,考核各班负责实习学生的工作,及时解决实习工作中的困难,宏观调控、指导实习就业工作。
4.2.3校企合作适应社会与市场需要,是一种“三赢”模式:学校在合作过程中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减轻学校对学生实习成本支出;校企合作适应社会与市场需要,是一种“三赢”模式:学校在合作过程中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减轻学校对学生实习成本支出;生在实习过程中增强了职业意识,体验了严格的劳动纪律,提高了专业操作能力,获取了一定的劳动报酬,增加了经济收入,同时使学生毕业与就业更好接轨。
4.3集团化办学情况
无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学校根据职业技能标准制定课程标准体系,科学合理地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每年组织学生和老师参加广东省的护理操作技能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护理操作一直是学校严抓的项目,是护理学专业的强项所在。发挥招生就业办公室作用,帮助毕业生改变思想,拥有正确的就业观、价值观,灵活就业。今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9%,对口就业率98%,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7%。
5.2社会服务
我校始终坚持围绕医学发展需要,加大社会服务工作力度,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每学期组织学生,去到兴宁市养老院献爱心,得到养老院老人和领导的一致好评。每年积极参加“兴宁市献血活动”,为临床病人输送爱心血液。
5.3对口支援 无
6.举办者履责
6.1经费
2017年我校教育经费总收入为1828.14万元,其中财政上级补助收入25万元。2017年度生均拨款3500元。经费主要用于提升实训设施设备、教学设备、学生国家助学金及免学费方面投入。
6.2政策措施
2018年我校共有教职工115人,其中在编教职工52人,占45.22%;聘用教职工63人,占54.78%。
学校对原有《学校岗位职责与规章制度汇编》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并充分发动教职员工参与讨论,逐步修订并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形成新版《学校制度汇编》,内容涉及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从教育教学到后勤保障的每个教职工岗位,从教职工的“岗位职责”到“工作制度”,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完备、系统、规范、易操作成为该《制度汇编》的重要特色。《制度汇编》把学校各项工作纳入规范化的管理轨道,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从而摆脱了随意性的“人治”状况,走向有严密组织管理、有一整套综合的和分工细致的制度化模式。同时,为保证制度的实施,学校还制定了考勤、考绩检查评比、奖优惩劣等配套办法和措施,真正做到工作有计划、落实有措施、检查有记载、成果有评价。
学校围绕 “全面提质”的新要求,进一步确立“制度立校、精致管理”的思想,通过形成符合学校发展的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率。通过制度,规范教育教学,力争把教育教学做到最佳的状态,努力提升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7.特色创新
7.1继续加强《弟子规》教育,学生管理再上台阶
学校开展《弟子规》教育已经1年多了。在老师和学生中广泛学习弟子规,学校先后举行了教师《弟子规》演讲比赛和学生《弟子规》演讲比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把弟子规引入课堂,引入班级管理。
7.2“教考分离”引入教学管理
学校教务科对于主干课程逐步完善“教考分离”。考试之前,所有老师都不知道考试题目,考试题目由教务科统一从题库抽题,这样就保障了试题的客观性、严密性。近一年补充了题库,使得题库更加合理。通过实践我校教学水平、教学质量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今年护士上岗证通过率全省名列前茅就是最好的证明。
7.3开展校企合作
今年,学校与广东深华药业公司进行深度合作,第一次创立了药剂专业“深华班”直接为企业培养有用的人才。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8.1师资紧缺,与学校发展前景不相适应
近年来,我校招生人数不断上升,社会评价逐年提高,办学整体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与此同时,师资力量却随着自然减员、人员流动不断地在减少,新增加的老师比较多。所以教学安排上就遇到了很大压力。
改进措施:学校不断努力帮助老师们争取编制,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职工待遇,帮老师们争取进修学习的机会,争取我校教师队伍稳定优化。
8.2学校现有硬件设施尚不完善
学校建地面积比较小,学校现有硬件设施尚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学习和技能训练的需要,这使得专业课程在理论与教学的安排上衔接不够顺畅。
改进措施:学校申请上级部门支持,扩大政府资金支持,改善学校环境。今年新建了助产实验室,新建了塑胶跑道。